昨天從南通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通市五地區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確認為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其中,海門工業園區、通州區被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家紡名城”稱號,海安市被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稱號;通州區川姜鎮、通州區先鋒街道分別被授予“中國家紡名鎮”“中國色織名鎮”稱號。



南通作為全國著名的紡織之鄉、紡織服裝出口基地之一,擁有較強的生產規模優勢和區域產業集群優勢。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家紡、化纖、棉紡織(色織)、印染、毛紡織、針織、服裝、繭絲綢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紡織服裝產業體系,高端紡織成為南通市三大重點支柱產業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高端紡織企業1054家,實現現價產值2207.8億元,同比增長9.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15.5%;主營業務收入2188.3億元,約占全省的23%,同比增長9.9%。實現利潤171.1億元,約占全省的33%,同比增長15.5%。
為推動紡織產業集群要素集聚發展,南通市成立了高端紡織產業聯盟,組建了行業專家組顧問團隊,通過舉辦高端紡織高質量發展路徑交流會、中國家紡質量大會暨紡織行業(家紡)質量提升工作交流會等,研討產業發展路徑。連續舉辦14屆的張謇杯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如今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強的設計類國際性賽事之一。
通過產業集群的建設,南通市紡織行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紡織集群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南通市紡織企業累計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31項、行業標準131項、省級地方標準2項、中國家紡協會團體標準3項,南通市紡織工業協會等累計發布團體標準29項,涌現出江蘇金太陽科技公司、海匯科技公司等“標準領跑者”。
據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02年開展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與試點地區簽署共建協議。入選地區主要是紡織行業產業鏈比較完整、產品特色較為突出、有規劃目標、發展措施和鼓勵政策,且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地區。